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医疗垃圾随意丢弃在生活区内、部分医院医疗废物贮存时间超过2天……看着种种医疗垃圾带来的健康隐患,网友们提心吊胆。在政协云南省十届四次会议召开之际,来自九三学社云南省委的委员衡新华急网友之所急,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云南省医疗垃圾处置工作的建议》,希望政府部门加强对医疗垃圾处置的监管,切实保障百姓的健康安全。
现状:全省8州市没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
“集中处置、高温焚烧,是目前处置医疗垃圾最有效的办法。”身处医疗机构工作,衡新华深知,集中处置采访高温焚烧处理的方法既能完全保证医疗垃圾的稳定化、安全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环保要求,也符合当代医疗垃圾处置的发展趋势。
为此,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全省16个州市中,仅昆明市拥有一家这样的企业;丽江、红河、昭通、西双版纳、临沧、迪庆、怒江、楚雄等8个州市仍然没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保山、德宏、大理、玉溪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还未取得经营许可证;曲靖、德宏州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还在试运行中。
谈到这些,衡新华忧心忡忡。
尴尬:仅有的一家机构处置量仅达到40%
通过BOT模式向全国公开招标建设、产业化模式独家市场运作的昆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正晓公司),是全省目前正常运行的唯一一家企业。尽管只有这一家处置中心,但它确是目前全国建成的单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中占地最大的,并且它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七项烟气排放全部达到了欧Ⅱ标准。这给全省医疗垃圾处置的现状带来了一丝“阳光”。
经过深入的调研,衡新华发现,这样一家先进的企业却也有它尴尬的“难言之隐”,并且这种尴尬成为了横亘在处置中心和医院之间的“沟壑”: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拥有运输线路27条,处置的医疗废物产生机构共2600多家(含诊所),床位数为25900床左右,投入周转箱8000个。昆明市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垃圾仅占了这家中心处置量的40%,也就是说,60%的处置量处于空置阶段。负债经营的状态使得该中心提高了医院垃圾处置的费用。
据悉,昆明市现行医疗垃圾处置费用为2.35/床/天,1200床位规模的医院医疗垃圾费用就大于100万/年;对于部分民营医院,这样的费用已难以承受。昆明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价格的上涨,无疑对公立和民营医院来说,都是雪山加霜。
“如果医疗垃圾处置问题得不到规范,难免有些医疗机构会把这笔费用转嫁到百姓的头上,从而加重老百姓的负担。”对老百姓的担忧使得衡新华把眼光放在了如何填平这道“沟壑”之上。
建议: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
医疗垃圾“悄然流失”、医疗垃圾“非法回收加工”、医疗垃圾未分类收集……衡新华发现,这一系列的垃圾违规处理的源头多来自于乡镇卫生院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所、个体诊所等一些小的医疗机构。为此,衡新华认为,仅一家规范化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完全不能满足全省的需求,必须加快建设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
“在医疗垃圾的处置问题上,政府担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多年来,卫生、质监、工商、安监等部门多头执法、重复监测,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监督失控,并且使得监管责任难以落实。
为此,衡新华提出,应加强卫生监督的日常监管,对新申办的医疗机构,无污水处理设施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对申请校验的医疗机构,必须严格对其医疗废物的收集、临时贮存、管理和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措施等情况进行严格审验,对不达标的医疗机构不予通过校验;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混乱、随意丢弃、卖给不法商贩及非法回收利用等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