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1 02:22:53
“针对目前国内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政府、企业、包括科研机构要产学研结合,形成一种合力,落实到行动上是关键。”一位长期从事循环经济研究的专家、华北水电学院教授林相州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初见成效。“‘吃’进脏东西,‘吐’出好东西。”这是记者在北京一家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看到的现象。该企业已能成功地将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转化为水泥,并且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刘总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循环经济使公司尝到甜头,公司一半左右的利润来自环保产业。
同样,在北京营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塑料瓶的各种新用途也让记者大开眼界。它以废旧塑料瓶为原料,建成了目前世界单线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聚酯切片生产线。据公司负责人余新民向记者介绍,“公司‘胃口’很大,每年可处理20亿只总重量5万吨塑料瓶,相当于年节约石油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而在近日举行的十二届科博会上,记者看到了一种利用电厂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技术,该技术把针对工业企业发热体和大量管道上的隔热保温材料经常更换,造成硅酸盐棉、硅酸铝棉等隔热保温废弃物产生,然后可以在原厂址回收,还原成新的保温材料再次利用。“该技术的问世和投入使用,不仅实现了节能减排,而且还保护了环境,自觉地遵循了循环经济的模式,并能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的一种新技术新发明。”该项目发明人曹凤英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当然,循环经济不仅是在企业改革和技术创新方面有所体现,而且也有不少城市在工业废弃物利用和循环经济方面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并且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西部城市六盘水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使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升级。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大中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通过资源替代,工艺改造和产品设计,加强管理,扩大规模,优先进行企业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在煤泥干化利用、煤矿瓦斯发电、矿井水治理回收、焦炉煤气掺烧发电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目前,六盘水市内已有10家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企业取得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认定证书,设计年产量达到6.5亿块标砖,已经能够满足市中心城区建筑工程需要。统计数据显示,通过对工业废弃物的利用,2008年六盘水消耗煤矸石34.8万吨,采矿废石20.03万吨,粉煤灰22.99万吨,煤泥28.56万吨,锅炉炉渣6.04万吨,瓦斯5171.6万立方米。在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的同时,六盘水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
对此,林相州表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可支配资源,通过政策支持、资金引导、土地优先等手段,促进企业兼并整合,加速新型材料产业集约经营和大型企业规模扩张。力争在各个行业形成几个主业突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对符合国家政策的企业并购重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大力扶持。同时,建立健全新型材料企业标准化体系,完善企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林相州建议,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已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发展规划的新型材料项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予以信贷支持。在各类风险可控及贷款回收安全的前提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在一定额度内向非生产性项目发起人或股东发放搭桥贷款。对于特大型新材料项目,银行业金融机构可组成银团或通过信贷资产买卖等方式进行信贷支持。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形式融入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