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观在黄河,黄河魅力在河口。站在黄河入海口生态旅游区的远望台上,东营市委书记姜杰感慨而坚定地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重要位置,东营必须借鉴世界大河三角洲开发的经验教训,摒弃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尊重自然、随顺自然,创建一座生态文明的典范城市。”
姜杰明确提出:“社会发展到今天,城市以基础设施齐全为‘酒旗风’的招商引资引智招牌已成过去时,现在大家比的是生态、环境,谁的生态环境更自然、更宜居、更优良,谁将成为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领航者。”
从改造自然到敬畏自然 获“东方湿地 之城”美誉
上世纪70到90年代,黄河下游先后22年出现断流,造成黄河口湿地大面积退化萎缩,湿地质量和生态功能严重下降,使得土地碱化、沙化严重。东营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李寿凯说:环境的变化让东营人在反思中明白了一个大道理——人类是依赖自然而生存的,只有以自然为本,尊重自然、随顺自然,才会有我们的生存与发展。
东营人确立了“生态立市”的发展新理念,从恢复湿地生态入手,投资22亿元实施百万亩湿地修复工程,目前已修复38万亩;启动实施了投资28亿元的11处生态林场建设试点;全面构筑水网水系,开挖了31.4公里的两条生态河道。
鸟类与植物是生态最权威的鉴定者。目前,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296种,数量由200万只增加到600万只,东方白鹳、丹顶鹤、黑嘴鸥等三种珍稀濒危鸟类种群数量分别占全球的11.7%、15.2%和18.8%。种子植物发展到393种,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最大的海滩自然植被区。被评为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全国优秀自然保护区。“东方湿地之城”的美誉戴到了东营头上。
从依赖自然到取法自然 着力打造 北方鱼米之乡
驱车行驶在黄河口附近的东营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一个个百亩方塘整齐排列,更远处则是一片片荒滩草甸,一望无际。
海参已进入冬眠,但在海跃水产养殖公司的室内育苗车间,自育海参苗已经有小手指般大小。
海跃水产公司的母公司是一家盐化工企业,公司董事长宁鲁光介绍,引进来的海水经过沉淀净化后首先进入海参养殖池塘,随着海水卤度逐渐增大,逐步养殖虾蟹、卤虫等,到最后盐度较大、体积较小的养殖尾水则进入盐场,制取原盐以及提取溴钾镁等。一举多得,渔业养殖有了污水处理厂,尾水不再直排污染大海;盐化企业无需过量开采地下卤水资源,还更高效地利用了空间,带来极高的经济效益。
从改造自然为我所用到取法自然合理使用,东营人开始懂得珍惜自然。目前,东营市大闸蟹养殖达到80万亩,海参养殖达到16.5万亩,奶牛存栏达到6.7万头,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正在实施过亿元的种养殖项目30个。泰国正大集团投资20亿元的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开工建设,将逐步实现100万头生猪产业链及100万亩现代农业建设项目的规模。今年,东营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从“立足于有”到“立足于优” 荒碱滩涂 变身生态渔业区
垦利东部滨海有30余万亩的荒碱滩涂,论证能上什么项目曾经一波三折。有投资十多亿元的几个盐化工项目找上门来,但有关部门考察得知这些盐化工项目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污染,断然拒之门外。最终,市里在此斥资17亿元,兴建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
在河口区新户镇的临海滩涂,一座座高大的风电塔矗立在碧波荡漾的海上,蔚为壮观。据介绍,河口风电厂目前装机容量达到40万千瓦,成为我省最大的风力发电厂。在东营,高水平风电、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是重点发展领域。去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命名东营市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产品国际示范城市”。
东营立市之初工业项目奇缺,只要是“拉”来的项目不分青红皂白都能落地,围绕石油资源,中心城区周围曾经有近百家化工企业,排出的气味令居民苦不堪言。确立了打造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目标后,东营市决定把所有化工企业迁出中心城区。
从当初的“立足于有”到现在的“立足于优”,东营不断提高项目落地门槛,凡是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项目,投资再大、挣钱再多坚决不要,实现由传统工业发展立市模式到生态绿色产业立市的质的转变。(大众日报记者 姜国乐 魏东)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