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土壤 >>内容详细

别把土壤修复当土方工程

2014-07-08 14:09:20  
  ■ 本期受访嘉宾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刘阳生
  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郭怀平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副总工程师 陈倩
  湖南凯天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总经理周晓诚
  青岛新天地环境保护工程有限公司 白星广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 甘平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宏声
  中节能六合天融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王昕竑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秘书长 滕建礼
  提要
  土壤修复是环境治理工作,但很多资质由住建部门颁发。土壤修复企业面临很多建筑施工方面的资质要求,这也导致很多人把土壤修复当作一个土石方工程来做
  在国外项目中,20%~25%的成本花在场地勘察上,但国内2%~5%都没有,很多数据都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因此,项目中标之后,需要重新进行场地勘察以掌握场地实际污染情况,甚至重新设计处理方案,招标文件中的数据基本不可用
  现在行业从前期勘察、设计到施工、验收等环节都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和检测方法。对于工程的好坏,究竟谁说了算?以什么标准说了算?都没有。工程在多少年内能保证质量也没法说
  目前,虽然很多企业跃跃欲试,但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大规模项目涌现的阶段还没有完全到来。城市内项目因为涉及房地产开发,市场规模是可以预期的,但对于农田、矿山等修复还没有找到一个可持续的长效机制,这方面的市场还需要时间培育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一些地方把土壤修复项目变成了土石方项目,一些项目甚至是包工头在干活。在他们看来,这比盖房子简单多了,盖房子要挖得很深,还要夯实,这个只要挖出来扔掉就没事了。土壤污染修复是一个技术项目,但很多地方干成了一个工程项目。”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阳生颇为忧虑。
  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环保产业协会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秘书长。据他介绍,2010年之前,全国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企业不超过20家,其中真正具备专业能力、“叫得出名字的”只有5家左右。到了2013年,专委会掌握的企业数量已经超过300家,而如今有1000多家了。
  虽然备受关注和热捧,但国内土壤修复行业目前的发展急需规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行业准入门槛不清晰。在很多项目招标中,专业土壤修复公司的竞争对手甚至包括土石方公司。由于标准缺失,加之地方政府部门的专业知识有限,各地修复目标值的设立更是五花八门。“如果资质、标准、技术等问题不解决,这个行业不可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刘阳生说。
  不同地方 办法标准不同
  建议国家给出一个标准门槛和技术标准的实施参照,地方也会有标准可循

  在土壤修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怀平对行业存在的问题深有感触。“我们在不同的地方参加招标,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办法和标准。因为没有统一的、可供参考的标准,用户写招标文件的时候很迷茫,不知道怎样才能算合格。”她说:“如果国家能有这方面的资质要求,给出一个标准门槛和技术标准的实施参照,地方也会有标准可循。”
  在我国西南地区,有很多重金属矿山,经年累月的开采给当地土壤埋下了隐患,但这些隐患还没有引起当地足够的重视。困扰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副总工程师陈倩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地很多政府部门、企业、专家对场地调查评估和修复的认识不够,甚至基本的流程概念都没有。
  “很多时候,说是他们评审我,实际上我要去给他们讲为什么要这样做,推动起来很困难,觉得特别吃力。而且,他们总觉得我就是想多赚点钱,让我觉得特别无语。”陈倩说,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脆弱而且不易修复,这方面更应该得到重视。
  对于门槛问题,湖南凯天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晓诚也颇感无奈,“可以说,每个县对门槛的要求都不一样。”
  技术门槛变市政施工门槛
  门槛不清晰,导致竞争混乱,土石方企业也来参加土壤修复项目招标

  由于多种原因,虽然土壤修复行业做的是一项环境治理工作,但很多资质是由住建部门颁发的。这样一来,一方面,土壤修复企业面临很多建筑施工方面的资质要求,如施工许可证完全是按照盖房子的要求来设定的,要具备高空作业安全证,配备相应的电焊工,对脚手架搭建也有要求。
  “这不就是盖房子吗?我们搞环保的企业有多少机会需要爬高?”青岛新天地环境保护工程有限公司的白星广说:“这也导致很多人把土壤修复当作一个建筑工程来做。而且,在外行人看来,土壤修复、污染场地治理等工程表面看起来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土石方工程。但隐藏在后面的大量工作是看不到的,事实上那些才是土壤修复的灵魂。
  刘阳生说:“土壤修复行业的门槛应该是技术门槛,但现在变成了一个市政施工门槛,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正因如此,一些土壤修复项目招标中也出现了很多土建公司的身影。因为市政工程方面的资质他们都具备,甚至比专业的土壤修复公司资质还要全、等级还要高。
  “现在,逼着我们把市政资质都拿到手了,因为没有资质,很多项目就没有进门的资格。”周晓诚也在强调规范门槛的重要性,要弄清楚治理项目的核心在哪里,要把治理推到前面去,而不能当作土石方工程来做。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的甘平博士认为,现有的不管市政工程还是环境工程资质,对于土壤修复来说,都不能很好地体现企业的技术能力。由行业协会牵头,从行业的特征方面提出一个比较合适的资质,设置一定的技术门槛,是规范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如果没有基本的入门门槛,在涉及一些大项目,特别是关系到致癌污染物处理的项目时,可能最后会被一些不负责任的企业做了,就会造成很大隐患,国外也有这方面的前车之鉴。”
  招标文件中的数据不可靠
  前期场地勘察没有得到重视,企业中标之后要重新勘察

  让土壤修复企业苦恼的,不仅是竞争无序,还有招标文件中不靠谱的数据。
  老话常讲,最怕的就是动土,因为不可预见的因素太多。所以,土壤修复时的前期勘察和场地调研非常重要。只有充分分析、看清病症之后,才能对症下药。
  但据多位土壤修复企业负责人介绍,项目中标之后,他们首先就是要重新进行场地勘察以掌握场地实际污染情况,甚至重新设计处理方案,招标文件中的数据基本不可用。
  “在国外项目中,20%~25%的成本花在场地勘察上,但国内2%~5%都没有,很多数据都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刘阳生的话一针见血。
  在土壤污染备受关注的今天,相关方的急切心态也显露出来,他们希望土壤污染修复能够立刻开展,迅速见效。但土壤修复偏偏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行业。前期进行地勘、风评等摸清场地污染源需要大量时间,有时还要考虑季节、气候等原因。很多时候,这些都被忽略了。打开污染场地就相当于拉开拉链,如果看到的问题跟之前数据反映的不一样,企业就没法按照原来涉及的工程方案进行实施,需要重调查土壤污染的分布状况。
  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与传统的地质勘察有何不同?专家表示,污染场地调查评估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专业,不仅有地质条件,还有水文、环评等。陈倩表示,污染场地调查中使用的物探、钻探等方法也与传统的地质勘查有所不同,目的就是要减少对污染的扰动。
  现在,国内从事勘察工作的单位和专家正在为提高自身水平努力。今年3月14日,北京市环境岩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揭牌。环境岩土工程是环境工程和岩土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最早由美国在1986年提出。2000年左右,环境岩土的概念被引入我国。
  “土壤修复怎么做?土壤的骨架、水和土壤之间的关系如何?污染物的迁移和发展有什么规律?从背景值、现状到未来趋势,都要研究,要通过地质环境、水文地质背景建立模型,才能够搞清楚。把这第一阶段诊断做好了,接下来怎么治病也就清楚了。”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宏声说。
  他所在的单位正在参与编制北京市的地方规范——污染场地勘察规范。有了明确的标准规范,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勘察分析场地污染情况,从而为下一步治理提供依据。
  呼吁引入环境监理全程指导
  从项目立项到最后验收,并对项目进行后期评价和监测

  经过问诊把脉开药方,要治好病,还需要规范合理的治疗过程。如何保证治疗手段得到了有效实施?环境监理被寄予厚望。
  郭怀平说:“环境监理非常重要,我们希望有专业人士来指导这个新兴行业快速走向正轨。最好从项目立项开始,一直到最后验收,都有环境监理存在。在验收之后,还能对项目进行后期评价和监测,看这个项目是否真正起到了作用,这样也能为企业提供借鉴。”
  这也代表了很多企业的心声。据周晓诚介绍,现在湖南的每一个项目都必须有环境监理。也就是说,项目实施中要有两个监理公司,市政监理和环境监理,一个归口到建设部门,一个归口到环保部门。在敏感的石门项目中,凯天公司对现场实施了封闭管理,只有监理公司都在场,他们才开工。
  他律的同时,自律同样重要。对于“十一五”脱硫过程中的不正当竞争,业内人士至今心有余悸。因此,有企业负责人提出,环境监理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企业要自律,避免陷入低质、低价竞争的漩涡。否则,就相当于给整个产业带来风险,最终会殃及行业内的企业。
  中节能六合天融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昕竑呼吁大家携起手来,在行业内竞合,这样才能把整个行业的蛋糕做大。蛋糕做大了,每个企业份额不管多少都会受益。同时,这也可以增强行业整体的议价能力,而不至于把土壤修复行业不停地跟土石方工程对比,这样不仅降低了行业的技术含量,也增加了中国的环境风险。
  急需商业模式示范工程
  形成的商业模式越好,产业发展就越好,通过示范工程让外界认识这个行业

  在很多人看来,土壤污染修复是环保行业的一块大蛋糕。如何将愿景变为现实?商业模式问题很关键。
  土壤污染修复不仅耗时,而且耗资巨大,单靠政府配套资金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商业模式。
  在甘平看来,虽然很多企业跃跃欲试,但目前的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大规模项目涌现的阶段还没有完全到来。城市内项目因为涉及房地产开发,市场规模是可以预期的,但对于农田、矿山等修复还没有找到一个可持续的长效机制,这方面的市场还需要时间培育。
  王昕竑认为,形成的商业模式越好,产业发展就越好,起步就越快。如果真正找到了一个适应行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市场空间肯定相当广阔;如果找不到,资金进不来或是资金使用不顺畅,这个行业发展可能还需要摸索一段时间。
  酝酿两年已久的行业创新技术联盟一直没有成立,对工程质量的担心是原因之一。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滕建礼表示,现在这个行业从前期勘察、设计到施工、验收等环节都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和检测方法。“对于工程的好坏,究竟谁说了算?以什么标准说了算?都没有,工程在多少年能保证质量也没法说。”
  据滕建礼介绍,相比水、大气的治理,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和艰巨。“原来国家不是特别重视,但现在将其作为重点工作来开展,技术储备不足、标准不够等问题都暴露出来。市场突然放开,一些企业鱼目混珠地进来,给行业发展埋下了隐患。”
  对此,刘阳生希望能够通过示范工程来向外界展示行业发展情况。所谓示范工程,要满足几点要求:首先,入选的项目要具有代表性;其次,采用的技术要有代表性;第三,做示范工程的过程要做到全程公开透明。
  “成本如何、教训和成功之处在哪里、结果怎样等都要公开,这样才有助于示范工程在全国的推广。现在,我们很多示范工程做成了企业或地方政府的赚钱工程,这是错误的。”刘阳生强调,示范工程是一个完整的、能够说明白的东西,不是黑匣子。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