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有望三年内出台。据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副处长丁敏介绍,“根据立法规划,将于2015年着手起草草案并征求各方意见,2016年底前修改和完善后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丁敏在10月28日的第四届中国环境修复发展战略论坛上指出,目前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形势十分严峻,各地污染的基本情况尚需进一步摸清。除了污染数据匮乏外,防治技术不成熟、治理资金缺口巨大等也是行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丁敏介绍,2013年9月起,全国人大环资委已紧锣密鼓的开展了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相关工作。“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表中,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排在第一位。”根据时间表,今年的主要工作包括了解、熟悉土壤污染和防治的有关知识、情况、技术等。2015年要着手起草和修改法律草案,重点和难点是征求和协调各方的意见。“预计将于2016年底完成草案的修改和完善后,报送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17年以后,环资委将配合人大常委会完成审议。”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艳丽指出,各地土壤污染的修复项目还面临着的7、8个部门多头管理的困难,亟需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体系,规范产业秩序。统计数据显示,行业内大约75.3%的项目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专项,由污染企业出资的修复项目不足3成。资金缺口巨大是行业共同的难题。近期发改委和财政部发文在环保等多个领域力推PPP模式。对此,高艳丽认为,PPP模式有望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模式。
亚洲开发银行高级顾问沈一阳博士在发言中指出:“比资金从哪来更为重要的是,土壤修复相关的法律和标准的建立,金融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我们更需要确定的是修复一共要用多少钱?这些钱怎么花?效果如何?”
据高艳丽引用的统计数据,2013年,全国从事土壤修复相关业务的企业大约有300多家,年产值20亿,产业规模大约67亿元,土壤修复产业占全部环保产业的比例也仅有3.7%,与水务治理目前3.5万亿的产业规模相比还相距甚远。但她表示,“未来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将达到1万亿的产业规模,产业前景广阔”。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