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内容详细

【精彩实录】“水十条”关键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2015-12-28 14:25:15  

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份被称为“水十条”的文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水十条”涉及目标任务较多,因城市黑臭水体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且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水十条”明确提出“地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应该控制在10%以内”的目标。如何有效控制、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事关“水十条”能否顺利完成,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值得全社会共同思考、共同应对。

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5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就“水十条”关键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主持人:环境商会常务副会长、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CEO 黄晓军

对话嘉宾: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胡洪营
天津创业环保总经理 林文波
环能科技副总经理 钟晓红
深圳中兴水务科技总经理 苏建龙
济邦投资董事总经理 张燎
陶氏水处理及过程解决方案业务部大中华区商务总监 方佩晖
 


 

黄晓军

  黑臭水为什么这么引起公众关注?因为它是非常直观的,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且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水十条”明确提出“地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应该控制在10%以内”的目标。而我们目前城市黑臭水体大约是20%,这个任务不可谓不艰巨。由于很多城市水体缺少径流量,排污量大,水质改善见效较慢,治理较难而且经常反弹。如何有效控制、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事关“水十条”能否顺利完成,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值得全社会共同思考和应对。

  我们这个环节,有专家学者,有企业老总。从我们产业的角度、产业直接相关的商务模式等方面就黑臭水体进行相关的研讨。把我们自己作为环境的医生,对于已经生病的环境,我们医生的职责是治标,治标缓和后,有健康的身体再治本。我首先要感谢几位嘉宾悬壶济世的情怀。

  清华大学胡洪营教授在介绍黑臭水体的思路及解决方案,概括为三个阶段:水体应急治理、水质提升改善、和长效保持。技术体系的四个方向:控源截污、内部控制、生态修复、清水补给。在四个方向上,我们的几位企业代表应该说都非常有经验。

胡洪营

  根据污染程度与治理目标的不同,黑臭水体治理可分为三个阶段:应急治理、水质改善和长效保持。不同的阶段,治理目标不同,技术实施要点也不同。

  应急治理阶段:针对黑臭严重水体,采取有效措施,短期内快速缓解和消除黑臭现象。(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没有办法的办法)通过截污,控制外源污染物的进入,通过絮凝剂、除藻剂等药剂快速去除污染物,通过底泥清淤将大量污染物迁移出水体,通过补水(地表水或再生水),使污染物质快速迁移、稀释。

  水质改善阶段:经过应急处理措施,黑臭现象缓解之后,需进一步减轻水体污染负荷,采取工程措施净化水质,恢复水体景观功能。通过人工增氧(曝气、纯氧增氧、化学增氧等),防止厌氧分解,提高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质的降解速度。通过底质改良剂或氮磷控制剂降低内源污染释放(仅适用于滞流型水体、封闭和半封闭型水体)。通过旁路处理,对水体进行循环处理。可以借鉴污水处理技术。通过植物净化(植物塘、生态浮岛等),利用水生植物的净化功能改善水质。

  长效保持阶段:黑臭水体治理后,可能会面临污染负荷再度升高等问题,使得水体水质恶化和黑臭反复,因此需要保证水质有效管理 ,确保水质改善效果的长效性。

  清水补给:长效保持的必要措施,通过补水加快水体循环。生态修复:提高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水华控制:消除黑臭后的水体,仍然是富营养化水体,藻类容易暴发,最终导致黑臭,应采取必要措施控制水华控。

  污染治理中存在的技术层面上的问题

  • 缺乏对“实用性技术” 的长期、系统、科学的工程验证
  • 缺乏对现有技术适用性的客观认识,缺少设计规范
  • 缺乏技术集成的宏观思路和科学方法
  • 注重短期效应、忽视长效运行
  • 注重单一措施、忽视综合治理
  • 注重水质净化、忽视水生生态修复
  • 注重技术措施、忽视科学管理
  • 机械套用污水处理的思路与技术
  • 缺乏对水生植物净化作用的科学认识
  黑臭水体治理没有“一招鲜”,也没有捷径,需要“综合拳”、下“笨功夫”。

林文波

  胡教授介绍了黑臭水体治理的理论方案,特别是提到的“介循环”模式,非常好。今年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明确,2020年以前黑臭水体要治理到10%以内;2030年以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我国目前河道黑臭现象很严重。有些城市的水体污染程度严重,老百姓非常不满意,甚至提出市长要到河里去游泳。既污染环境,又影响城市发展,对水的循环利用影响很大。

  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一般都很漫长。从国际上看,韩国首尔清溪川、英国泰晤士河、法国塞纳河的治理,都用了很长时间才治理好。目前,我们的河道黑臭水体治理,应当和海绵城市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应当综合管网建设、污水处理、污泥处置结合起来。如果不系统治理的话,黑臭水体很难消除。

  首先,针对黑臭水体河道系统,应该在设计上优先考虑,设计部门要有设计标准。黑臭水体治理,应该建立严格的国家和地方标准。先对河道进行截污、清淤后,再整治。当然也要与城市管网建设结合起来,管网不顺畅、雨水不处理,最后又冲到河道里面,水体会再次被污染。另外,如果污水处理厂不达标,某些工业废水偷排,最后都流到河道里面,导致更加严重的污染。还有污泥,目前污泥处置的手段措施很多,如堆肥发酵、焚烧、建材利用等。其中,污泥可以用于园林绿化,但如果处理不好,一旦下雨,又会流到河道里。问题还是解决不了。所以,黑臭水体治理还是很漫长的。

  我们要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或者说是市场的杠杆,包括利用PPP模式,对黑臭水体进行整治。当然最主要的还应当是政府主导,如果政府不主导的话,这个事情做不好,会比较乱。对黑臭水体系统的整治,可能还要一段时间。最后我总结有六个字:治理、管理、反弹。治理,就是综合的治理;管理,就是统筹管控;反弹,是说要避免反弹。否则的话,我们将会浪费相当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苏建龙

  很高兴能参加本届峰会,借此机会与很多新老朋友见面。我一直在一线工作,水务行业做了有十几年。最近三年,我把主要精力用于河道内源污染治理与河道修复。

  我们深圳中兴水务科技股份公司是中兴集团的下属企业,中兴集团有一个著名的上市公司。我们主要做黑臭水体的内源污染治理。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水处理外源污染,已经做了十来年了,“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都在做。大量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建设部统计的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80%以上。可为什么我们的河道还是黑臭?

  我们是做工程的,我们做治理就是简单的把这些机理实现。经过这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在河道里存留着很多污染物质,在温度、气候等的影响下,容易产生厌氧反应,导致黑臭现象的发生。综合处理的办法一般是清淤,但清淤会导致二次污染,再加上脱水、固化、运输,成本非常高。我们公司从三年前开始,与有关单位开发出高效的就地治理方案。第一能达到水质安全指标,无二次污染;其次是原位,在河道里施工,清淤时泥不上岸,处理后,一个礼拜的时间,底泥会沉下去,形成新的生物层,参与整个生态循环。我们这几年做过北京的项目有元大都遗址公园、建德门桥站的河道,还有苏州、深圳、以及成都的,都很成功。

  在做的过程当中,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把先进的技术跟商业模式进行结合?我前十来年是做投资的,曾经签订贵阳等河道治理的PPP项目,规模是八个亿。在推进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这里我就不再做仔细的分析。我们作为技术+投资+运营这方面,总的感觉,国家治理黑臭水体和河道,政府政策是首要关键因子,其次是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最后才是技术手段。具体的来讲的话,我想也许待会我们济邦总经理张总还有相关的在坐的几位嘉宾进行系统性的讨论,感谢黄总给我这个机会,谢谢!

钟晓红

  非常感谢商会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我们环能科技今年年初在创业板上市。我们也在追求综合技术方案服务的提供。我想介绍一个案例,北京市最重要的清河,在2012年的时候,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这条河中,清河污水处理厂的出水都排到清河。老百姓反应很强烈。北京市政府紧制作方案,最后采用了我们环能的超磁分离水处理技术。方案采用磁分离,垂直净化,应急处理。今年,北京水务局领导召开讨论会,总结实施的效果。水不臭了,河流生态也显著改善,水清了,水草生长,还有鱼类也出现了,老百姓高兴了。

  案例后面,我想表达一些想法,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马上行动、追求实效。整体规划河湖治理,专家组的方案都有。分步实施,如果没有分步实施的机制,可操作性差,一定要有分步实施的方案。马上行动,我觉得是敢想敢干,老百姓天天讲黑臭水体影响生活,反映问题,政府就解决什么问题。我觉得这个案例北京市政府非常认真负责。我们在黑臭水体治理专家组中有一个专家讲到,优先解决治标的问题,才能到达治本的目标。追求实效,整条河的生态效果显著改善。

  我再来阐述模式,政府采购服务的这一模式。项目的设计工程施工都是我们做,政府约定我们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时不时的来走访,一周来一次两次,之后按照处理水量付费。这种模式、技术、效果是相互关联的。关于黑臭水体我就讲这个案例,希望感兴趣的同仁多做交流。谢谢!

方佩晖

  过去的几天,化工行业最大的一个新闻就是陶氏和杜邦的合并合作,现在还在运作阶段。

  陶氏一直是以技术驱动性的企业,而且我们是做化工的,在原材料原料、基础研究我们有自己非常独特的优势,因为我们水处理比较领先的主要是高分子、膜、树脂。我们这个技术成本比较高昂。

  我们做水处理,就会涉及到利益。做企业其实就是为了挣钱,不挣钱就叫做公益了。如果只是靠立法、执法,如果在财务上没有办法支持我们盈利的话,是不会有太多的动力去做这个事情。

  关于黑臭水体其实最重要的是治本,怎样才能让黑臭水尽量少的排入到江河湖泊。现在大家都在说“零排放”。煤化工、电场的残留水,排污水等这些很难降解,非常影响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的这样一些污水,我们怎样去处理?还有对于工业的“零排放”来讲,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说技术能不能做得到,而是用不用的起。所以对于技术的要求,就是要开发出我们用得起的、能够持续发展的技术。现在我们的主要研发方向,第一低能耗,第二抗污染,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的方向。

  关于资源化的问题,广东这边的电镀厂很多,电镀废水排放污染严重,西江水不能喝,东江水就更糟糕。我们提出一个技术的解决方案,就是从这些电镀废水中提取铜、镍等,实现资源回用。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排放,还有经济利益,企业家们才会有动力去做。陶氏为企业开发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包括焦化废水的解决方案。我们不做工程,希望和国内的每一个工程公司进行合作,去帮助大家形成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这是治本的方案。

  对于治标来说,陶氏的纳滤和高浓度脱盐水膜,针对垃圾渗滤液这一非常难降解的水体,但技术成本比较高昂。我们的研发更多的是放在难处理的水体上。这是我想分享的,谢谢!

张燎

  最后一个发言,我看大家有些疲惫,得调动下情绪。我努力希望讲的更透彻点,让大家更有收获一点。

  前面几个专家讲了他们的体验,我感觉方总说他们陶氏的技术见效快,但是价格高买不起。钟总的方案,我感觉像是着急了的时候上的方案,有点像透析,很贵,但是没办法要用。苏总是中医,板蓝根价格不高,但是效果很好,很便宜。我觉得他们的三种方案,透析的、头孢的、板蓝根的,各有各的用处。不管什么医生,价格机制要搞好,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哪个医生不会坐下看病的,都跑了,病者也找不到合适的医生,更不用说具体采用哪种方案。

  映射到黑臭水体环境治理,如果没有好的政策、商业机制,再多的咨询方案也没有人干。我觉得今天讨论到的黑臭水体的各种问题都非常重要,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就是商业模式的问题。

  什么是商业模式呢?我在想,上一个环节章司长提到的,推海绵城市,无论海绵城市、黑臭水体,都要大力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我们知道现在地方政府钱少,那么社会资本怎么参与?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能和我们的提供方来对接?可能会提到PPP模式,但PPP只是一种而不是唯一。现在看PPP有它的适用性,有新的要求,比如说能力的提升,意识的转变。

  作为行业的参与者,如何去帮助我们客户,无论是正方客户还是投方的客户,把商业模式得设计好,我觉得这是当下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看到现在有两个现象,第一个现象是各式各样的PPP框架协议签了很多,资本市场关于签署PPP的公告层出不穷,五十亿都是少的。协议后面能不能变成真正的项目合同还不一定,而且很大的还不确定,这是一个现象。现象背后就是PPP商业模式还没搞明白。第二个PPP的基金,各种各样的基金、金融从业者在说,我要成立多少多少亿的基金,可是怎么管PPP的基金?如果关于商业模式具体的细节大多都不了解,光知道概念,肯定是不行,还要关注落地。怎么去突破这样一些浮躁的只是讲讲概念,不要只关注签了多少意向合同、不要只关注我们融了钱,成立了多大金融资金公司,这些都没用。

  我想政府方面需要关注黑臭水体治理也好,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事业也好。第一,非常重要的概念,咱们要把过去的碎片化的治理变成全流程的管理,这个理念从政府开始一直到我们的投资运营商都要重视。我看到无论是两方,其实很多地方都没有到位,投资运营商还是想做BT、想做工程、做融资。政府呢,还是习惯碎片化的管理,把设计交给中南院,或者是华北院,顶多加个融资,或者现在再时髦一点加个PPP的名字,看实际的商业模式、回报机制。真正按照产出效果、治理效果去看,差距很大,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一块也就是我们业界,包括咨询公司在内,应该说责无旁贷,全力以赴应该做的工作。

  第二是按效付费,海绵城市的讨论环节中提到按效付费,黑臭水体也有按效付费的问题。我觉得把按效付费作为回报机制的收入模式的核心点,是当下让PPP落地最关键的。在广西南宁的案例中,我们做了很好的尝试。市长之前也是碎片化管理的思路,切开后自行管理,但是效果都没有办法对最终的效果保证,所以我们把它变成绩效付费。最后我们按照几个指标,三大类:水质、水量、防洪,拆分为103项小指标,对投资商的考核。不再只关注你投了多少钱,而是按照这三项指标设定的值,按照达标程度来付费,而且投资人从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直到最好的效果,全面整合。南宁那考河项目变成真正的按效付费、社会资本参与以及项目管理的项目,这个项目今年二月已经完成。这是我希望跟大家分享的内容。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