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针对目前一些观点称“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或被严重低估”,环保部21日回应,此类说法存在较大误区。未来,环保部门将改变以前单纯总量减排考核的方式,而关注环境质量改善。
根据环保部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二氧化硫总排放量为1974万吨,相比2005年下降22%。但近日有专家近日对这一数字表示质疑,并称“推算显示,我国当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应高达3100万吨。”相关观点称,2014年,全社会用煤量达到42亿吨,按照平均含硫率1%计算,燃煤所导致的二氧化硫产生量8400万吨,减去电厂脱硫和洗煤去除的硫质,大概5300万吨,可得出实际排放量约为3100万吨。对此,环保部总量司司长刘炳江认为,相关计算方法实际上没有真正考虑实际情况。首先,42亿吨煤并非全部为燃料煤,其中作为化工原料使用的原料煤,并不符合上述硫产生量的计算公式。同时煤中所含有的硫在燃烧后并不会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硫。
刘炳江称,油中的硫可以百分百转化为二氧化硫,煤中的硫是80%到90%转变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其他的10%到20%留在煤渣中。8400万的产生量就相当于1000万吨留在煤渣所排在空气中,就多算了1000万吨的产生量。到底是多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环境统计是1900多万吨。
刘炳江表示,近年来我国总量减排的成效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流动污染源和面源排放量的增加抵消了重点行业的排放量的下降成果,可以说,对总量减排的考核已经不足以支撑环境质量全面改善。这也是公众感觉排放总量年年下降而环境质量改善却不明显、甚至质疑总量排放是“数字游戏”的原因。未来,总量减排考核将服从质量改善考核。环保部除了完成固定源的重大治理工程外,还将积极督促地方政府对改善环境质量负责,同时要对对质量恶化的地区采取公开约谈、环保巡察、区域限批等有效措施。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