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润
污染场地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交叉理论知识和工程经验。污染场地的风险由众多因素组成,包括污染物类型、污染物含量、地下水污染程度、地下水污染扩散分布、周边居民分布、当地气候条件、选用的修复技术和修复工程操作以及场地未来开发规划等。因此,风险管控的思路应贯穿整个场地修复过程。
风险管控需关注的问题
笔者认为,做好污染场地修复风险管控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识别污染物对人群的影响及暴露的途径。要弄清楚场地污染物的理化性质、毒理学性质,结合周边居民分布和当地气象条件,初步建立场地概念模型,识别出污染物对周边人群的健康影响及暴露途径。
如场地污染物具有易挥发、疏水特性,大气扩散途径可能对周边人群造成影响的风险很大,可采用密闭封盖、负压运行等方式阻隔控制。如污染物具有难挥发、疏水特性,当地气象条件显示大风扬尘天气较多,可吸入颗粒物就可能是影响周边人群风险需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土壤挖掘、破碎、筛分等施工过程选择在小风和静风的天气进行扰动操作能有效控制风险。如污染物水溶性强,易经土壤淋溶进入地下水发生迁移扩散,地下水影响到周边人群的风险就会很大,需综合考虑污染源位置、迁移扩散途径及地下水污染范围。此时地下水抽出—处理、帷幕灌浆、禁止周边居民使用地下水等措施控制能有效降低环境风险。此外,如果当地降雨量较大,地表径流可能也是污染物迁移、扩散导致环境风险所需考虑的暴露途径,可采取雨水导排、水平阻隔等措施降低风险。
二是对场地修复每个操作单元进行污染物扩散模拟和风险评估。要细化场地概念模型,并提出控制措施。土壤挖掘转运后湿法治理技术涉及挖掘、筛分、转运、土壤暂存、固液分离、废水处理等环节,需要分别加以分析。
挖掘筛分过程需模拟不同气象条件下扬尘和气体污染物对周边人群的影响,并分析大棚覆盖、负压运行等措施对大气污染控制的影响,提出有效的措施,同时还需考虑噪声的影响。转运过程需对运输路线进行分析与敏感点筛选,对不同气象条件以及运输车辆采取不同措施条件下运输过程对敏感点的环境影响,要进行充分预测和论证,最终从选取运输路线、对运输车辆采取密闭措施、运输天气选择等角度提出控制对策。土壤暂存过程需对暂存地的合理性、暂存过程是否存在地表水、地下水和扬尘影响等进行分析论证。固液分离废水需考虑废水去向、废水处理技术、水处理污泥去向等,选择污染控制方法。土壤原位注入药剂治理技术需模拟研究不同注入方式对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扩散的影响,对存在污染扩散的情况提出帷幕灌浆、渗透反应墙等控制措施。土壤原位注入技术还需论证注入压力、注入频率、注入药剂等工艺对地基安全性的影响。
如果修复区域周边是想保留再利用的厂房、住宅区、交通要道、公园等公共设施,原位修复的目标除了消除环境隐患,还要恢复周边设施的再利用功能。此时原位注入技术则需要研究分析不同工艺条件对区域地下水位和压力强度的影响,以防出现道路坍塌等安全性事故。
三是对选用的修复药剂进行评估分析。修复药剂在兼顾经济可行的原则基础上,需考虑无害化、减量化、公众可接受等原则。
如一些地方采用钡盐法治理铬渣,将六价铬进行固定稳定化,但却引入了钡这种有害元素。一些污染场地修复周期短,为了能够在短期内达到治理效果,药剂添加比过大。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可能引起土壤盐分的积累和盐碱化等新问题,很可能腐蚀以后开发建设的混凝土地基材料。一些修复药剂具有一定颜色和气味,公众难以接受,也会影响土地今后的开发利用。
四是对稳定化/固化修复的土壤的长期安全性进行评估。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有约20%的污染场地修复采用稳定化/固化技术,尤其是针对重金属污染场地,利用率高达70%左右。在国内已实施的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工程也已达100多项。可见,稳定化/固化是重金属类污染场地最主要的修复技术。这一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通过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和迁移性,达到降低危害风险的目的。固化主要是从物理角度阻断土壤污染物的迁移,稳定化则是从污染物的有效性出发,通过形态转化将污染物转化为不易溶解、迁移能力或毒性更弱的形态。稳定化/固化不是针对污染物的削减技术,而是一种风险控制技术,经修复后重金属仍然残留在修复后的土壤中。土壤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土壤类型、铁锰等矿物组成、有机质、pH、Eh和ECE、地理区域、温度、水分或湿度、微生物群落等因素对重金属的形态转化均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结合场地的利用规划,对稳定化/固化修复后土壤的长期安全性进行评估。如修复后的土壤作为路基使用,可调研分析重金属在当地自然环境下的迁移转化特性,并可建设地下水监控井,制定监控计划。农田土壤钝化修复后,需多年跟踪监测农作物富集重金属的特性。
几点建议
强化污染修复场地风险管控,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充分重视场地调查工作。污染场地调查如同医生“把脉”,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虽然需要一定费用,但能全面准确地了解污染状况,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修复总成本,缩短修复工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我国,普遍存在“重修复、轻调查”的观念,需要尽快转变。场地调查需要弄清楚场地历史和工艺布局、污染源和污染物特性、岩土和水文特征、地域气象条件、周边居民分布情况等,基于上述因素解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并由此明确污染物可能的暴露途径。
其次,对场地修复的每个工艺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对策。对修复工程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进行评估,识别污染因子和污染扩散途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构建场景模型,尽可能实测风险评估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评估采取各种措施对污染物的控制效果,并最终提出科学合理的污染控制措施。
第三,修复技术方案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修复技术方案需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工期、环境二次污染、技术安全性、公众可接受程度等,并及时将技术方案、成果向社会公布,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污染场地修复过程监管。
第四,总结已完成修复工程并编制相应的技术导则。目前国内已完成的修复工程已达上百个,要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对相同行业或相同特征污染物场地的修复成果进行分类,研究这类场地的污染调查、风险评估、常用修复技术及污染控制节点等内容,编制不同行业或不同特征污染物场地调查评估与修复技术导则,为今后的场地修复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