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崔煜晨综合报道 “在市政公用领域,大力推行特许经营等PPP模式,加快特许经营立法。到2020年,环保产业产值超过2.8万亿元,培育50家以上产值过百亿的环保企业……”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市场供给能力增强、市场主体逐步壮大、市场更加开放三大目标。
◤PPP领域将迎来政策激励和示范引路◢
此次《意见》提出,创新企业运营模式。在市政公用领域,大力推行特许经营等PPP模式,加快特许经营立法。据了解,在这一领域,特许经营是过去13年以来积累的成熟模式。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认为,继续推进特许经营等PPP模式是稳健务实的。而环境保护部职能主要侧重于末端监管,市政公共服务行业主管部门是住建部。因此,需要部委间共同深度研究其顶层结构和行业规律。特别是PPP项目的完善落地需要分行业、分类型地研究推进,分管部委各自发挥的作用相当重要。
“《意见》强调通过政策激励和示范引路的PPP落地模式,与当前部委通过3批示范项目落地来推进PPP的工作模式匹配。”薛涛说。
据了解,中央和地方层面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示范项目近期步入密集发布期。中央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名单即将公布,其中,以增量项目为主,投资金额预计将达到万亿元。另一层面,地方的PPP示范推介项目也在同步密集推出。
东方证券曾统计,在目前财政部PPP项目库中,环保及公用事业类项目(含水利建设)达到了3194个,占全部项目的34.4%,是项目数量最多的领域;项目对应总投资额达到1.81万亿元,占全部投资额的17.05%,仅次于交通运输领域。
曾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示范项目的带动下,新一轮全国性PPP热潮将掀起。同时,PPP也将迎来落地大考。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表示,从2013年开始至今,我国PPP投资规模几乎每年都在翻倍,预计2017年还将继续增长。
薛涛认为,此次《意见》的发布,释放出许多政策的信号。比如,环境大数据和互联网+在设施管控和垃圾收运环节,将与PPP的配套服务产生关联,值得关注。
《意见》中第七条和第十一条分别为加快建设市场交易体系,完善收费和价格机制。“从PPP项目在环保领域的落地情况来看,业内对其价格机制的研究一直被忽视。此次《意见》初步提及,希望在这方面有深度推进。”薛涛说。
◤市场机制愈加完善,综合服务模式符合行业趋势◢
有观点认为,《意见》的基本原则中再次强调市场机制以及法规的重要性,意味着行业期待尊重市场规则,期待法规完善。
同时,《意见》也提出,将清理有悖于市场统一的规定和做法。整合完善现有环境管理制度,加快建立统一公平、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
此外,《意见》提出建立有效监管和执法体系。“监管执法体系创新中的信用体系建设和信息公开,值得期待。”薛涛认为,环境监管的加严也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从东方证券分析来看,“十三五”以及未来的10年~20年,我国将围绕“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三大领域的重点整治,投资主线从减排建设建设转向全面治理。
从测算看,“十三五”期间,水、气、固废三大领域的原有业务将继续保持在20%~30%的增速,而水环境、海绵城市、土壤修复领域将带动1.5万亿元~2万亿元的投资,年投入3000亿元~4000亿元为环保投入增量。
加上传统业务在2015年环保投资体量5000亿元的基础上每年保持25%的增长,环保行业年投资体量将从4000亿元~5000亿元上升到1万亿元~1.5万亿元。
同样《意见》也明确,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基本满足环境治理需要,生态环保市场空间有效释放,绿色环保产业不断增长,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环保产业产值超过2.8万亿元。培育50家以上产值过百亿的环保企业,打造一批技术领先、管理精细、综合服务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国际化的环保公司,建设一批聚集度高、优势特征明显的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和科技转化平台。
同时,《意见》提出,推行综合服务模式。实施环保领域供给侧改革,推广基于环境绩效的整体解决方案、区域一体化服务模式。鼓励企业为流域、城镇、园区、大型企业等提供定制化的综合性整体解决方案。发展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价、绿色认证等新兴环保服务业,深入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使环保产业看到系统性施治趋势,落地在‘水十条’和PPP改革下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市场。同时,固废处置领域的生态化需求,也意味着循环经济园模式将展开。”薛涛指出,由此,在环保供给侧改革中所推出的综合服务模式无疑符合行业趋势。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