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分组审议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并建议 加大科研投入 严把准入关口 周生贤到会听取审议意见
2009-07-31 02:26:51
本报12月25日讯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今日分组审议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在记者采访的第一小组会场,审议气氛十分热烈,与会人员对报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水污染防治工作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副部长张力军等到会听取了审议意见。
加大对环境科学和环保技术研究的投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表示,非常赞成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对所取得工作成绩的肯定,也赞成对现存问题的分析,以及将来防治工作的安排及打算。
他建议,在防治水污染和治理环境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环境科学和环保技术的研究,我们在这方面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在环保方面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最适合我国的情况,最适合我国企业的运行情况,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在建设防治污染设施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但在环境科学和环保技术研究的投入上,包括财力、人力以及国家对这方面力量的整合和组织都尚有不足,因此,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或下一步对“十一五”规划中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采取实际措施时,要进一步加大对环境科学和环保技术研究的各种投入,包括领导力量的投入、人力的投入,当然基础前提是要加大财力投入。
以创新的理念积极推行排污权交易
任茂东委员建议,应以创新的理念积极推行排污权交易。排污权交易较好地协调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对矛盾。通过排污权交易这种方式,可以发挥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和排污企业两方面的积极性,使污染防治工作的各参与者扮演好自己最擅长的角色。可以调动排污企业或个人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式减少排污总量的积极性。各污染源单位和个人更加注重降低自己治理污染的费用,而政府更加关注法律的实施和执法,以此达到与减排目标相一致的目的,最终可以降低整个社会治理污染的成本。
抓紧制定水污染防治法配套法规
倪岳峰委员说,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在水污染防治中所做的工作成效是显著的,通过两年的工作,化学需氧量削减了2.3%,这个数据非常难得,在GDP超预期增长、COD新增量很大的情况下,污染减排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虽然现在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困难还非常大。
倪岳峰建议,要在拉动内需时切实保护环境。“报告”明确提出“要严格扩大内需过程中的环境准入”。落实这一措施是关键,这不仅需要环境保护部的努力,还需要包括国家发改委等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切实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重视环境问题,特别是要重视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应进一步做好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工作。如目前水污染防治法配套的法规、规章还不是很健全,建议抓紧制定。特别是生态补偿制度、水环境目标责任制等配套法规规章要抓紧制定,促进有关法律制度进一步落实。
应及早启动“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制定工作。规划如果能够尽早着手准备,实施的效果就会更好。
不能为了保经济增长放松环保标准
宋法棠委员指出,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绝不能仅仅为了GDP增长而上项目,绝不能为了保经济增长放松环保标准。各级领导尤其是审批部门应该严格把关。要强化重点流域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不能仅仅严控个体项目的水污染排放,还要对总体排污量进行控制。不仅要有个体指标,还要有排放总量指标的规划,如果不控制总量,重点流域的水污染就难以根治。
要从体制机制上加强农村污染监管
胡振鹏委员说,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应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重视,要从体制机制上加强管理,对畜禽养殖一定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目前这项工作资金支持比较欠缺,希望国家出台一些奖励政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好了,经过环保部门的验收,适当给予一定奖励。
在分组审议中,与会人员还就农村水污染问题、加强环境宣传、加大执法力度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