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业 >>内容详细

水生态治理给西安带来新生机

2010-05-17 09:51:17  

    西安,这座地处西北的城市,在外界印象中素来与生态秀美、水源丰沛这些词汇鲜有关联。真正的情况是什么呢?西安正通过城市水生态治理,让秀美的水景秀在城中,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更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回想往日长安,八水环绕,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在这里孕育了灿烂的文明。沧海桑田、岁 月变迁,曾让西安人为之骄傲的八水胜景经历了尴尬,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如今,西安人再次用自己的信心和执着,努力实现着往日的“八水绕城”美景。

■昔日污泥淤积、发黑发臭
  要说如今的西安水生态治理,不妨先从新近治理并已见成效的汉城湖说起。
  汉城湖前身为团结水库,地处西安的西北部,始建于上世纪中期,经过扩建续建,至1971年,库容已经达到了200万平方米,承担着西安城市污水排放、排洪任务,汇集了兴庆湖及老城区61平方公里的雨污水,是西安市城市排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30年来,由于设施老化,污泥淤积,库水均为发黑、发臭的生活、工业污水,水面及岸边垃圾遍布,昔日水草肥美、鸟鹭翔集的优美景象已不复存在。于是,人们无奈地戏称这里为西安最大的“卫生间”。

■现在敢吃这里的鱼了
  今年65岁的任长铎原来居住在团结水库旁边。对于往日的团结水库,他有着深刻的感触。“团结水库建成后,为西安城区的雨污水排放起到了很大作用。”任长铎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团结水库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副作用就显现出来了,给周边村民的生活带来的困扰显而易见,“天气一热,就蚊虫漫天,而且空气里总是伴随着一股腥臭味。”
  团结水库建成后,由于水源充沛,给当地的渔业和其他农副产品带来发展机会。但是由于长期的污水排放,这里出产的鱼和莲菜一度恶名在外。“污水养出来的鱼根本就吃不成。一剖开鱼,肚子里都是黑的。闻着就有很大的腥臭味。”任长铎说,莲菜更是难有市场,掰开一看莲菜心也都是黑的。
  2006年开始,团结水库治理工程启动。该工程集防洪保安、园林景观、水域生态等功能于一体,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如今,治理效果已经显现,团结水库也正式更名为汉城湖。
  日前,记者乘游船畅游汉城湖。静立船头,只见两岸春暖花开。
  汉城湖湖面上碧波荡漾,不时可见水鸟嬉戏。5座特色大桥跨湖而建,不仅是湖上的风景,更是两岸12个村庄人们出行的便捷通道。“以前人们提起这里望而生畏,夏天,风裹着恶臭让周边的村民们难以忍受。”对于汉城湖的整治和建设成果,西安市水务局局长杨立感触良多,“现在这里湖水清澈,水质已经达到了国家Ⅲ类水质标准,去年投放的20多万尾鱼苗也都健康地在湖中成长了。”
  当记者问现在敢吃这里产的鱼吗?“敢,现在水治理了,鱼肯定不像以前了。”任长铎信心满满地说。

■汉城湖“十一”对外开放
  去年9月18日开始,从沣河而来的水源源不断注入汉城湖。目前,水面总面积达到850亩,大小堪比近5个兴庆湖。建成后的汉城湖景区将形成“封禅天下、灞城溢彩、汉桥水镇、角楼叠翠、御景覆盎、流光伴湾、安门盛世”7个功能主题景区。
  为不断提升汉城湖景区的功能,除大片的水面景观外,还将营造1031亩园林景观。另外,新增亲水平台、码头、阙阁26座。规划新建跨湖桥梁4座、雕塑24组、历史文化广场29处等。
  按照计划,今年“十一”,汉城湖景区将正式对外开放。“届时,游人除了可以乘船游湖外,还能乘坐电瓶车在湖岸上的专用电瓶车道上绕湖观光。大约40分钟,就能全方位领略汉城湖长约6公里的美景。”杨立表示,“游汉城湖,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更是一次体验汉文化的跨时空旅程。”
  随着汉城湖的改造,任长铎所在的李下壕村也第三次进行了整体搬迁,他们彻底告别了昔日的居住地。“这次搬迁改造,政府给我们新建的安居房位于二环以内。但是随着新的汉城湖改造后,现在这儿的环境跟以前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可惜回不去了。”在任长铎看来,现在要是还能再住到汉城湖边上,绝对是一件美事。

■渭河将成为西安城中河
  汉城湖的整治,除了在生态上为古城西北增添一片绿意以外,同时还承担着城市安全的功能。截污暗涵就是该综合整治工程里的一个重点工程,于2008年9月建成通水运行后,在去年6月中旬经历了建成以来最大城市雨洪考验。汉城湖综合整治工程在确保城市防洪安全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广泛肯定。
  汉城湖防洪排污系统将吸收的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最终排入渭河。
  水,将汉城湖与渭河联系在一起。汉城湖改变了面貌,发挥了功能。如今的渭河西安段又是什么模样呢?“五一”前,当记者站在渭河西安段整治工程大堤上,看着蓝天白云下蜿蜒而过的渭河时,让人顿觉其气势之磅礴。
  渭河在西安境内全长140.6公里。渭河西安城市段位于西安市区北部,堤防全长28.65公里。河道设防标准不一,防洪能力整体偏低,河水污染日趋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西安北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西安市第四轮总体规划,西安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为跨浐灞河向东、跨渭河向北发展,渭河将成为西安市的城中河,治理渭河势在必行。

■达到300年一遇防洪标准
  渭河西安城市段综合治理规划控制范围达16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范围96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渭河城市段300年一遇防洪标准堤防28.65公里,建设渭河滩地、堤防及堤外200米景观绿化带为一体的生态景观长廊,呈现“一河清波、两岸绿色、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的美景。
  将渭河建成西安未来的城中河,将治理区建成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建成集高科技产业、旅游休闲、商务金融、居住、生态等于一体的滨水特色功能区。渭河两岸绿化带建好之后,西安市区内人均绿化面积可增加1.5平方米。

■沿渭河发展拉长城市骨架
  无论是汉城湖的整治还是渭河西安城市段的综合治理,都将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让西安再次实现大跨步发展。“当年‘八水绕长安’中的八条水系,现在都已经得到了有效治理,无论是水质还是水岸景观都有了大幅改善。”杨立说。随着西安在水环境治理上的一系列大动作,如今西安的水环境面貌,已得到大幅改观,成为西部地区成就斐然的绿色生态大市。
  水系整治带动城市生态的不断改善,而生态环境的改善更能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发展道路。
  渭河的综合整治过程,代表着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旧有的城市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与自然的对抗式发展,现在要变成顺应式发展。改以前“先建设、后治理”的模式为现在的“先治理、再建设”的模式,这样才能长久地可持续发展。
  如今的渭河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它将成为西安这座城市的城中河。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在渭河两岸出现的沣渭、泾渭新区,在渭灞三角洲正在建设中的国家级湿地公园等,成为城市新的发展亮点,而且都与渭河有关,渭河已经实实在在地将西安的城市骨架拉长。
  此外,浐、灞、沣、泾等八条水系目前都得到或正在得到有效治理。昔日“八水绕长安”的胜景正在逐渐回归。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昔日“八水绕长安”如今也正在变成“八水穿城过”。水环境的整治促使城市生态的改善,提高了城市的附加值。如今的西安正在成为一座集“绿色西安、人文西安、时尚西安”于一身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谁说西北多风沙,我家西安赛江南。”穿城而过的水系,必将给这座城市带来更多的灵动和秀美。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